产品展示
Case show养虾用的温室大棚主要结构是怎样的?
1. 温室大棚主体框架
材料与设计:
骨架采用镀锌方钢管(12cm×12cm或12cm×15cm)、镀锌铁管或竹木结构焊接而成,部分大棚采用预应力水泥杆立柱(埋深3米)支撑整体稳定性。
框架设计包括立柱、横梁、锚固梁及钢丝绳网架,形成“屋脊形”或“拱形”结构,增强抗风能力(如沿海地区需深埋绊线桩1.8米)。
2. 大棚覆盖材料
保温膜:选用透光率90%以上的农用无滴膜(厚度0.075—0.08mm),拼接后覆盖于钢丝绳网架上,并通过网片固定。
防晒与加固:高温季节顶部加装防晒网,沿海地区使用玻璃钢瓦或高强度塑料膜提升防风性能。
3. 温控系统
加温设备:池底铺设地源热泵或加热管道,维持水温恒定(如小龙虾养殖需22—25℃)。
通风装置:棚顶安装卷帘式活动通风系统(地平面1.3米处),结合风机强制换气,平衡棚内温湿度。
4. 池塘结构
池体规格:单池面积一般小于667m²,深度1.2—1.5米,池底铺设黑色防渗膜(0.5mm厚)并设置中央排污坑,便于水质管理。
增氧设施:每池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或鼓风机,池底安装微孔充气环(间隔20cm)提升溶氧量。
5. 辅助设施
防逃装置:池周加装石棉瓦、塑料板或聚氯乙烯防逃网,防止虾类逃逸。
排水系统:棚外设置混凝土排水沟,实现养殖废水与雨水分离排放。
通过上述结构设计,养虾大棚可满足全年化、高密度养殖需求,兼顾抗风、保温和高效管理。